近日隨著瑞麗封城的消息傳來,各企業也紛紛啟動應急預案,減少開支、線下大型活動暫停……
但是各企業、品牌對于線上活動的的計劃卻只增不減。
“線下轉線上”僅僅是簡單的線上投放嗎?
疫情讓傳統推廣形式尤其是線下活動難以開展,這也讓數字化營銷的作用更為凸顯。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在線上投廣告嗎?我們一直都在做啊。但“線下轉線上”僅僅是線上投放這么簡單嗎?
線上營銷的關鍵點其實不在“線上”,而在“轉化”。線上營銷帶來的大量流量,其實是非指向性的公域流量,要把流量轉化成銷量,就要把將公域流量融合為私域流量。就好比在線下購物時,品牌很多時候都會推薦會員卡,通過微信生態,將公眾號和會員卡綁定,成為私域流量池,這就為其以后針對性地做促銷廣告積累了數據基礎。當帶有優惠券的促銷廣告出現在用戶的朋友圈時,用戶會領取優惠券,被引導到品牌的小程序商城中,在微信生態完成購買。
所以,你的線上推廣是已經引導消費者完成了購買還是止步在搜索引擎的曝光?
舉一個利用品效寶實現終端轉化的例子。
盈滿樂品牌是一個擁有工廠、產業園的芒果干品牌,天貓為主要銷售渠道,品牌實力可想而知,在合作品效寶之前,已經布局了當前流量靠前的諸多平臺,比如抖音、微博、公眾號、小紅書等等,并配以專人運維,但是收效甚微。
問題出在哪里?
食品類在疫情期間銷量多數都比去年同期高出幾倍,而自己的產品不論是在質量、原料、口味遠高于行業標準,為什么沒有人下單?
原因很簡單,前期沒有大范圍的做出推廣讓產品高強度曝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運維了那么多品牌相關的渠道完全是品牌的“自嗨”行為。
那為什么品效寶可以完美避開這些問題,實現曝光的同時引導消費者完成購買行為?
首先品效寶匯聚的媒體會隨著搜索引擎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推薦規則同樣如此,所以收錄、曝光根本不是問題,選擇高質量媒體,對品牌及產品進行大范圍的曝光;
其次對于品牌發布平臺的建議,可能有些用戶對于文章發布操作、平臺選擇沒有什么概念,不知道哪些平臺適合自己,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結合品牌屬性、以及近期想要達到的目的篩選平臺供客戶選擇,必要時會提供效果更好的解決方案。而針對盈滿樂客戶則提出以小紅書為主陣地,以KOL+素人大范圍的推薦為策略,引導用戶購買。
最后,坐等轉化。
疫情之下,市場已經是新的樣子了,所以品牌、企業們應該抓住時機,提前布局營銷策略,才能在疫情結束時候,做到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